國家統(tǒng)計局5月11日發(fā)布“1-4月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顯示,今年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2.8%,環(huán)比上漲1.4%。環(huán)比漲幅創(chuàng)下兩年多以來的第二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景氣指數為105.66,比3月份回落0.23點。這是繼去年4月以來,國房景氣指數在連續(xù)攀升12個月后,首次回落并被業(yè)內人士一致認定為“拐點”。
房價增幅似觸頂
數據顯示,2010年4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2.8%,環(huán)比上漲1.4%。自2007年11月以來,環(huán)比增幅僅次于去年12月1.5%的峰值,成為第二高點。同時,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全部上漲,同比漲幅為15.4%。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政策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4月房價仍維持在高位。但他認為,房價漲幅將于5月或6月觸頂,然后調頭下行。
開發(fā)商投資將“降溫”
數據還顯示,今年1-4月,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本年資金來源21603億元,同比增長59.9%,增幅較1~3月減少1.5個百分點。
楊紅旭認為,在信貸收縮、投資投機性需求得到抑制的情況下,房企資金最寬松的時點已過。他表示,下半年房企資金將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局面,降價促銷現象將越來越普遍。
中國指數研究院上海公司總經理陳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接下來開發(fā)商的投資熱情將會降溫,但由于土地新開工面積持續(xù)上漲,短期內的市場供應不會受到影響。
市場“拐點”隱現?
事實上,盡管4月的房地產各項數據一致“飄紅”,越來越多的業(yè)內人士開始相信,市場已經出現某種意義上的拐點。
陳晟表示,受供應增加的影響,下月的成交量和房價可能繼續(xù)維持高位,但房價漲幅已經出現“拐點”,未來房價增幅將逐步收窄。
全國工商聯(lián)房地產商會RIECO工作室近日發(fā)布報告也稱,今年第二季度,房價漲幅有所下降。其中,北京、深圳等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將出現價格波動。
西安:均價下滑近千元
統(tǒng)計資料顯示,4月份,西安市商品房成交均價達到了6296元/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成交均價604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比3月份漲了495元,6040元/平方米也是西安商品住房歷史月最高平均價。
而西安房地產信息網數據研究中心對2010年5月5日統(tǒng)計數據顯示,當日商品房共成交401套,成交面積為40862.63平方米,普通住宅成交均價為5198元/平方米,呈現了連續(xù)三日持續(xù)下滑的態(tài)勢。
頻頻出臺的樓市新政也開始影響二手房市場。記者從西安市二手房交易市場了解到,可售房源方面近五日整體呈現連續(xù)上漲走勢,二手房源可售量近日有所增加,但掛牌均價近五日整體呈現震蕩下跌的走勢,可見新政已初顯威力。
在新政出臺后,從5月份前幾天的統(tǒng)計數據看,西安樓盤平均價已從之前的6000元左右回落到5200元附近,表明這次房地產行業(yè)的調控,對西安樓市的影響程度要遠強于2008年的調控。當然,價格的變化也與之前部分高端樓盤集中開盤有關。
也有一些業(yè)內人士表示,雖然此次調控政策對西安房地產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在于西安的購房群體中有三分之二屬于首次置業(yè)。但這并不表示西安的樓市發(fā)展就沒有問題,受政策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影響大小和先后的問題,因此西安樓市依然面臨嚴峻考驗。綜合
相關鏈接
地方版“新政”一覽
4月23日,青島“十四條”,對開發(fā)商一般商品房的計稅毛利率由15%調至20%;非普通住宅和非住宅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率由1%調至2%。
4月30日,北京“十二條”,同一家庭只能在北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暫停對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根據北京市房屋權屬交易系統(tǒng)中個人住房記錄,實施差別化的信貸和稅收政策,認房不認貸。
4月30日,浙江新規(guī),對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城市,停放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重點抑制投機性購房。杭州新規(guī),非首次購房認定以交稅記錄為準。
5月1日,海南“十一條”,實行商品住房買賣合同網上簽約制,打擊捂盤。確保10%的土地出讓金向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傾斜。
5月5日,西安“十六條”,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鼓勵自住、改善型住房消費,滿足廣大居民住房需求。將于2010年及“十二五”期間共配建廉租住房150萬平方米,解決30000戶低收入家庭住房。5月6日,深圳市樓市調控新政策出臺,包括執(zhí)行差別化信貸政策、限制炒房和投機性購房、推行人才安居工程等。(三秦都市報)